發布時間:2016-03-24 14:07:37 發布人:清塵環保 信息來源:中國網 瀏覽次數:
垃圾問題與城市發展息息相關,“垃圾圍城”也是城市化進程中迫切需要解決的難題。垃圾分類是從源頭上減少垃圾的最佳辦法,然而,全國多個城市垃圾分類試點推行多年來卻收效寥寥。(3月11日新華社)習近平總書記指出:“環境就是民生,青山就是美麗,藍天也是幸?!?。近幾年,環境問題一直是“兩會”關注的熱點話題,垃圾處理更是焦點中的焦點。這一方面折射出委員代表對民生問題的關心,同時也反映出“垃圾圍城”等問題已成城市發展難承受之痛。
城市垃圾是城市化、工業化的產物。據住建部的一項調查數據表明,目前全國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城市被垃圾包圍,城市垃圾堆存累計侵占土地75萬畝;而聯合國環境署資料顯示,中國城市固體生活垃圾總量居世界前列,每年產生垃圾1.5億噸,存量已達70億噸。日益增多的城市垃圾、不斷擴大的處理缺口,讓“垃圾圍城”不再只是“狼來了”的警示。
垃圾成堆,不只意味著無法忍受的惡臭,也不只意味著對環境的嚴重污染。據《南方都市報》報道,廣東省東莞市虎門鎮遠豐村是一個有400余人的村莊,村后有座垃圾山,10年間12人因患癌癥死亡,被包括央視在內的眾多媒體冠以“癌癥村”的稱號。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教授、博士生導師石漢平表示:“這樣的腫瘤死亡比例實在太高?!庇纱丝梢?,“垃圾圍城”并非一件小事。
“垃圾圍城”的問題何以形成?與居民環保意識的缺失有關、更與政府的主導作用不彰有關。因而,破解“垃圾圍城”之困,政府責無旁貸,全民應有所作為。
就民眾而言,應進一步強化環保意識,改變亂扔亂倒的陋習,從現在做起,從我做起,用實際行動踐行生態理念,杜絕過度包裝、過度消耗的消費方式;對政府來說,必須強化管理手段,加大投入、創造條件,推行垃圾分類、變廢為寶、循環利用,在垃圾“減量化”、“資源化”利用上用足功夫。
“愛護今天的環境,就是對明天的呵護”。破解“垃圾圍城”之困,是時候了,切莫為“一時方便”而成了“敗家子”。